当前位置: 首页 >> 风水

如何养出贴心的宝宝作为家长如何培养贴心的

2025-01-07 来源:悦跑圈资讯

首先说,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教育孩子的确不易,如果在生活教育里只用权威规范进行说教,当然不容易教出贴心的孩子。

作为父母,必须长期用心陪伴孩子,陪他们开心,陪他们疗伤止痛。

因此,父母先要懂得体贴孩子,孩子才能体贴父母。

那如何培养贴心的孩子呢?父母要从改变生活态度做起。

回顾一下自己是否改变了说话的样子?

是否挤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是否学会了观察自己的情绪,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情绪管理?

是否培养了大量阅读并思考的习惯,用来引导孩子增强学习的能力?

......

生活中,有些孩子对于父母说话时爱理不理,于是父母就开始抱怨孩子不贴心。

其实,孩子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父母行为表现的一面镜子,镜子里陈述的事实正提醒着父母该是反省自身行为表现的时候了。

我们总是以为,让孩子少做事就是爱孩子。

殊不知,孩子习惯了这种"父母安排好一切,他只管享用"的生活方式后,就会认为父母为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他们不会说"谢谢",更不会觉得父母很累、很辛苦,自己要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

生活中,那些父母身体不好,经历过困苦、磨难的孩子,更懂得体贴父母。因为他们懂得,父母也有软弱的时候,也需要孩子的帮助。

而未曾经过情感波折的孩子,缺乏感受力,即使将来父母生病了、老了,他们也可能会无动于衷。因为一直以来,他们习惯性地认为,爸爸、妈妈的事他们自己会解决,无须自己操心。

所以,做父母的还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充"硬汉""全能王"和"高手"。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把生活的艰辛告诉孩子,让孩子看到父母辛苦操劳后长出的一根根白头发和日渐佝偻的身躯,让孩子体悟到父母在渐渐老去,需要逐渐长大的孩子的照顾。

不要认为孩子小帮不了什么,即使孩子做一点点事情,也是孩子的爱心在萌动的表现。父母向孩子求援,孩子会很乐意帮助父母的。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就会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父母不要认为把自己糟糕的情况告诉孩子,会让孩子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让孩子适度地了解家里的情况,更能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承受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担当精神。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擦桌子、洗碗、洗衣服、采购物品等,就不会出现孩子读大学了还要父母随行陪伴的情况。

千万不要因为着急,或怕孩子越帮越忙给自己添麻烦,就让孩子一边儿待着,这样下去不但搞得自己疲惫不堪,还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凡事都有第一次,孩子的第一次开始得越早,把事情做好的时候来得也越早。

小小说月刊编辑部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

科学咨询期刊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