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在东吴最后是什么结局
2024-02-21 来源:悦跑圈资讯
诸葛瑾在东吴最后是什么结局?
诸葛瑾在东吴最后是什么结局?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诸葛亮是诸葛亮丰的后人郎邪阳都人,诸葛家门阀。虽然不是二袁家这种大门阀,孙权也不敢小视诸葛家地方势力。打个比方诸葛家不是袁绍这种级别大门阀,但也起码是曹操这种级别小门阀。诸葛家是可以利用来对付江东传统势力的,毕竟荆州和江东是两股不同的势力,在孙权重用诸葛瑾、诸葛恪之前,并没有看到他们在东吴有多大的势力范围。东吴困扰孙权的最大麻烦就是江东本土的世家门阀,他们排斥着外来的一切,包括荆州的诸葛家,包括诸葛瑾、诸葛恪,包括重用他们的孙权。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其实是鲁肃,三顾茅庐七年之前,鲁肃在和孙权的卧榻之谈中就提出三分天下,联合抗曹,有机会拿下荆蜀,和曹操划江而治。所以当刘备兵败以后,鲁肃北上去找刘备,后来的刘葛亮的劝战其实是水到渠成,因为多年前鲁肃已经为孙权算好账。
孙权喜欢用的人,比如吕蒙,周泰,甘宁,诸葛瑾基本都是江东以外的人士,诸葛亮祖籍山东,家在荆州襄阳城外,他去孙权那边,完全可以参考他哥一家,位极人臣毫无问题。而且以诸葛亮的脾气,孙权肯定会利用他削弱顾陆朱张四大家的权利而不用自己下场参与宫斗,这是陆逊做不到的地方。诸葛亮真要到东吴,结局必然不得善终(参考陆逊)。以诸葛亮的在蜀汉掌权期间的行为看,必然不会主动成为孙权打击江东大族的帮手,还会调和两方的矛盾,但孙权一定不会采纳(特别是孙登死后),江东大族会欣赏,但不会予以支持(如北伐),可能就是一个大号的吉祥物,无法尽展其才。
至少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来敏、李严只是流放、被贬没有被杀,反而继续使用李严之子李丰,李严谎报军情,导致北伐终止,罪名坐实,且有众多大臣联名弹劾,没死已是万幸(李严自己相信诸葛亮之后会再次启用自己,但随着秋风五丈原,李严知道蜀汉不会再有诸葛亮那样的广大胸襟,故抑郁而死),来敏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做官,只是管不住嘴乱说话被免官,但还是多次复职。
从意识形态和当时的道德标准上讲,诸葛亮作为主流士人,必然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在中央权威尽失的情况下,辅佐唯一有希望的宗室刘备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从个人角度说,诸葛亮去东吴,最好的情况也是在周瑜鲁肃之下,考虑到每个人的年龄,基本不可能出头,这还不算资历辈分,以及集团现有的已基本固化的组织结构带来的个人发挥空间的限制。而去蜀汉,直接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完全信任授权,完全自由的发挥空间,直至托孤白帝城将整个国家托付给自己。封建时代,人臣得能如此,夫复何求。
小编认为:以诸葛亮的为人,结合曹操,刘备,孙权的素质以及个人风格,只会做刘备的部下。诸葛亮自己认定了蜀汉正统,做出了自己的政治选择。君择臣,臣择君,诸葛亮清楚他想要什么,就是刘备这种空怀壮志,一无所有的老板。曹操五谋士,孙权下面张昭周瑜,诸葛亮不管去哪都没有他的发挥之地。要知道诸葛亮出名是在刘备死后任蜀汉丞相期间,诸葛亮前期只是一个战略设计师,他的内政,治军才能都是后期才展现出来。前期内政刘备自己都搞得定,打仗刘备自己也会,还有谋主法正,大将关张,况且三国后期人才凋零。除了刘备创建的蜀国后的刘禅政权,没有人可以给诸葛亮施展才能的机会。诸葛亮是权相,忠心与否反而对于君主本人来说不是最重要,在魏吴两国都会被忌惮,欣赏归欣赏,拿过来也不会用他。
- 上一篇:清朝无昏君是谁说的这句说有没有道理
- 下一篇:学会拒做领导的受气包职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