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中有哪些问题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
2024-05-14 来源:悦跑圈资讯
前几天和朋友和我聊天,问了和孩子做作业的问题后,她突然感慨万分。
让妈妈烦恼,孩子小的时候要解决很多育儿问题,孩子长大了,又要开始担心教育问题了。
感觉自己要灭火,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必须自己寻找答案。 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父母遇到养育孩子的问题时,用这个方法寻找答案的话,问题随时都能解决,有没有辛苦的方法? 就像************一样,一个键能解开多个难题吗?
我回答说。 还有。
其实朋友说的是育儿上的“术”和“道”的问题。 “术”指的是各种解决方案,“道”指的是提出这些解决方案的原理。
我不是自夸,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遇到的所有问题,只要按照两个原则分析,就能找到答案。
原则1 )孩子有问题,原因要从父母那里找
一位心理学家说,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来找心理医生时,往往意味着整个家庭都有问题,父母的问题更严重。
孩子有各种“毛病”,大到咬指甲骂人、旷课学习、情绪低落。 整个家庭一定有问题。
要么是父母中的某一个情况不对,要么是亲子关系的土壤——夫妻关系不好。
一位母亲告诉我,自己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在家带孩子三年,结果孩子上幼儿园后老师说孩子很没有安全感,而且很胆小没有自信。 她不知道自己付了这么多,孩子为什么还做这种事。
聊了聊,发现这位宝妈情绪不稳定,有轻微的抑郁倾向。 她告诉我,当有什么孩子不听的时候,她突然生气了,一敲桌子手掌疼,孩子就会吓得哇哇大哭。
我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根源。 ——母亲突然感情的大爆发,成了让他发抖的雷。
孩子之所以没有自信,是因为母亲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很少称赞和鼓励孩子。
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善于社交,父母可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善于社交,是否给孩子创造了条件。 想想孩子变得悲观、自暴自弃,是不是自己做不好什么,把这份心情带回了家。
原则2 )如果想让孩子做点什么,父母必须先做
这个原则适用于父母的很多问题,比如“是孩子不喜欢读书吗”“是孩子老玩手机吗”“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做家务,非常懒惰”等。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很难有所作为,请先想想自己是否先做到了。
我表哥知道读书对学习有好处,每天都强迫孩子读书。 但是,越催孩子就越不动,表妻为此感到很多愤怒。
我建议她先拿书看,表妻很惊讶。 我已经十几年没碰过书了,在看什么书?
事情解决不了。
后来她又问我,我还是原话,这次她下定了决心,自己也开始看书了。 儿媳妇拿着杂志,有时把手机偷偷藏在书页里,外甥显然受到了影响,拿来书靠着妈妈坐着。
这个原则的基础逻辑是,孩子的习惯是由家庭氛围熏陶出来的。 如果家里一个大人也没有,孩子怎么能自然而然地养成某种习惯呢?
一些父母说,这很难。 我作为父母,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吗? 一切都要以给孩子树立榜样为首要任务吗?
当然,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必要为了孩子必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但是,如果自己也做不到的话,请注意不要让孩子勉强自己做。 否则对孩子也不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