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见解道德经想要避免灾祸要调整自己
2024-04-28 来源:悦跑圈资讯
《道德经》:最好的养生之道,在于自己的内心。
在上一章中,我们就聊到了这样一种理念,老子所强调的,一个人如果执念心太重,则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寿命。因为执念心太重的人总是拿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放在自己的内心心里面,过不去那个坎儿。
执念心太重的人总是喜欢和别人攀比,当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的时候,自己内心总是产生嫉妒的一种心理。在自己积怨成疾,时间久了,对自己产生很大的一个影响。其实这是内心来自于情绪,来自于胸怀,而产生的一些最大的错误。
我们在这一章中
,同样拿人的健康来做一个例子,老子在第50章出生入死中,说了一个养生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其实是在于自己的内心。原话叫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用避讳犀牛和老虎,进入战场,不会受到擦伤,犀牛对于他没有办法使用自己的角,老虎对它无法利用自己的爪子,兵器对于他无法施用自己的利刃,是什么样的原因呢?就是他身上没有可以被治死的地方。
我们结合整个这一章的话来了解一下,老子在这一章中讲的所有的意思就是说,长寿的人,走向死路是因为对于生活太过于执着,然后下半句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身上没有可以受伤害的地方。
我们结合所有的篇章来看一下
,分析一下,其实老子所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自己内心要足够豁达。老子拿养生作为一个阐述的点,老子说善于养生的人,犀牛和老虎,也无法对他进行伤害,利刃也无法对他进行伤害,其实这是一个夸张的一个说法,用的是一种夸张的说话方式。老子所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他的身体是非常坚硬的,是不会轻易的去受到伤害的。并不是说的客观上不会遇到,而是这个人内心没有惧怕的那种心理,也就没有伤害了。老子所强调的意思,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可以依照道的规律去做事。
这样的话,外面的一些伤害无法接近他的身体,无法施展威力,自然他也不会走向死亡。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对于生死的看法,就是希望很多人能够少心寡欲,淳朴自然。老子不主张用奢侈的生活来保养自己,奢侈对于生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他会伤害生命。
在他看来,任何有违背道德德行的行为,后果都是害人害己的,也会造成自己的一个短命。善于养生的人,善于用大道的智慧来生活的人,才能够避免伤害。
其实,作出一个总结,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出发,放下自己的欲望,用大道的规律去诠释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去强求一些东西,更不要去违背规律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说老子生活的那个年代,经常出现战火不断,所以老子就反对战争这一个说法,他不主张用你争我多的战争来保护自己。他认为,合乎道的德行,就是淳朴自然,这是老子的智慧。
本文由国学人生原创,您对于这句话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