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苗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什么
2024-02-21 来源:悦跑圈资讯
什么是青苗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青苗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青苗法,又叫“常平新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熙宁二年(即1069年)颁布施行。主要是改变原有制度的做法,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善了当时 “积贫”的现象。然而青苗法在实施过程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没有发挥预期效果,后于元丰八年即1085年被取消。
另一方面政府的本金不够。政府只有一千五百万本金运转,况且还要有保底措施,只能贷出一千万,一旦出现百姓不能按时归还本息,就会影响下一次放贷。为了维护制度能够正常运转,各级政府只能强行催缴,贫困户无力缴纳的话只能卖儿卖女,为奴为婢。最终导致很多农民流离失所,出现严重的难民问题。王安石的学生郑侠看到此情景,还特意作了一幅《流民图》。
最严重的是,很多地方官员在执行青苗法时,把它当成了牟利的工具,很多人擅自把利息上调数倍,强行下发借贷指标,迫使没有借贷需求的农民借款,以此取得暴利。
王安石出台的青苗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的思想超前,在今天看来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如果能实行成功,确实能解决北宋皇朝当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然而,他的新法严重损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各级官僚的抵制,落实下来全部“变味”了,根本上是与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