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养生广平广平县如何从穷窝窝变成香饽饽

2024-04-28 来源:悦跑圈资讯

如何在无山、缺水、寡资源的

邯郸东部平原地区

打造一片文旅高地

广平县依托农村公路

积极探索

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答案

今天,小通就带大家来看看

这个县的故事~

近年来,广平县修建了53条、134公里农村公路和11座农村公路桥梁。特别是全长12.8公里的县道大牙线,路宽18米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不仅实现了县道等级上的突破,而且打破了南北狭长的广平县域壁障。同时,借鉴城市环城路的思想,在全县启动了农村“环村路”工程,使群众出行避开穿村道路,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平“农村公路+”发展新模式,建成一批旅游路和产业路。

农村公路+产业,引得“凤还巢”

位于大牙线旁边的大庙村,平固店镇党委书记苏晓艳正在新建成的喜宝鞋业微工厂的车间里,热情洋溢地向客商介绍最新产品。

“目前,喜宝微工厂日产量达到1500双运动鞋,产品体系30多个,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实现年销售3000万元、利润800万元。”苏晓艳说。

“广平农村闲散劳动力较多,主要产业是传统手工业和种植业,如牛庄的菌菇产业、兰村的柳编产业等,都是新兴的富民产业。”广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志广说。随着农村四级公路通村到田头,联网到国省干线公路,农村产业迎来发展升级,一大批工业、农业项目纷纷落户。

河北莱客教育集团的刘文宪一直在邯郸市从事民办教育工作,2019年看到广平县各项事业正在轰轰烈烈发展,随即决定到广平实施教育投资。大牙线建成以后,莱客教育集团的国际化高端学校莫恩公学也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目前已建成了以学校为核心的包括云溪公园、云溪国际度假酒店在内的完善的高端研学基地。

路通了,人心就通了。依托于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广平县因势利导,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初步形成一村一业、一镇一品格局。截至目前,全县169个村全部确立了产业项目,149个村已投产达效,完成收入718万元,解决群众就业3299人,引进人才248名,注册品牌16个,取得科技成果7个。如今,在农村公路的基础上,广平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广平路径”,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农村公路+旅游,乡村变美游客至

从前,广平县是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大川的内陆平原县。近年来,在全国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大潮中,该县依托农村公路,打造特色旅游景点,旅游产业逐渐兴起。

刘洪涛农业科技园草莓种植园门口,最近车来车往、客流不断。“现在农村路越来越好走,来乡下游玩的外地人越来越多,草莓基本上都被城里人摘走了。”往年都要想办法把草莓拉到城里售卖的刘洪涛感叹地说。

不仅如此,平固店镇的南吴村形成了音乐苹果园、桑椹园等五大采摘经济园区,面积1800余亩;后南阳堡1500亩大地景观农业在新的镇北路带动下,形成经济化农业龙头带动作用;云谷2000亩漳南书院、康养综合体项目相继落地实施,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最完备的田园康养休闲综合体;南韩镇的唐庄村,大力发展富硒旅游产业,日游客量1600余人。玫瑰产业园、农业观光采摘园、牡丹园……大批旅游观光农业经济实体沿着农村公路,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

2020年,广平县被确定为第五届邯郸市旅发大会的承办城市之一。作为大会的观摩点,大牙线更名为云溪大道,连接起南北两端云谷、溪谷两大旅游节点,成为河北省著名的最美乡村公路。游客可以通达广平县散落在田野间的各个村落,直接带动了镇村两级生态旅游和健康养生的产业发展。

目前,广平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100%,全面推动形成了“农村公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养生健康、历史人文等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农村公路+N,发展空间无止境

农村公路是农村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承载着农民创收致富的希望

传奇故事网站

,寄托着城市人思乡盼亲的浓浓乡愁。

广平探索“农村公路+”模式,现已挖掘出五个方面:“+产业、+旅游、+行政村、+公交、+物流”。接下来,该县将以“农村公路+自身农村资源禀赋”,以“一轴一圈多片多联”的“快旅慢游”旅游公路网络,重点打造“玫瑰大道”“樱花大道”“紫荆大道”等特色管养旅游样板线路。

农村公路+绿化苗圃

形成农村公路两侧高标准绿化景观带,培育优选苗圃,在提升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档次的同时,以苗圃反哺农村公路

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社

,形成农村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

农村公路+行政村

坚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提供有力支撑。

农村公路+物流

全面完善农村客运站点的物流功能,整合邮政、商贸、供销等物流资源,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造便民惠民的农村物流体系。

农村公路+产业

重点依托菌菇产业、果蔬采摘、特色康养农产品等优质产业,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康养产业、园林苗木业等,结合农村公路布局特色鞋服工厂店、特产经销店、农产品采摘点等,丰富农村产业链,真正将特色资源转化为致富的条件。同时,将农产品与电商深度结合,突破时空的限制,扩大地方特色产品销售空间。

来源:

网信广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