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铅山育儿师多少钱母爱恩情百年经典的鸣机夜

2024-08-14 来源:悦跑圈资讯

5月9日母亲节前,我阅读了一些描写母爱的诗,清朝著名诗人、戏曲文学家蒋士铨的《岁暮到家》又一次打动了我。

《岁暮到家》是一首表现蒋士铨母子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儿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对儿子的爱心没有止境,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在新年之前及时归来。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5年4月3日),字心余,号清容。江西上饶市铅山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工诗文、精戏曲,与当时的大才子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著作有《忠雅堂集》43卷,包括文集12卷、诗集27卷及补遗2卷,词集2卷、还附有南北曲。

钟令嘉(1706-1775)字守箴,晚号甘荼老人。雍乾年间女诗人,江西余干(今上饶)人,铅山蒋坚妻,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母。著有《柴车倦游集》,但后已佚失。

蒋士铨的诗现存2500余首,题材比较广泛。也写过词和散文。蒋士铨论诗重“性灵”,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模拟倾向,主张兼师唐宋。他戒蹈袭,重性情,他说诗要“性灵独到删常语,比兴兼存见国风”(《怀袁叔论二首》),强调“忠孝节义之心,温柔敦厚之旨”,表现出更多的传统意识。

《岁暮到家》写于1746年乾隆十一年,根据蒋士铨的记载,他二十二岁即1746年前,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这是蒋士铨第一次离开母亲,并在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此诗描写蒋士铨与其母团圆时惊喜中饱含思念的真实场景,极具感染力。

蒋士铨又是清中叶极负盛名的剧作家,他写成杂剧、传奇戏曲16种,均存。他的剧作以儒家忠孝节义思想为主导,同时又有着比较浓的佛道神仙思想。与之前及同时代的剧作家相比,蒋士铨对情的认识最为细致深刻,宣扬“万物有情”的情感理念,其剧作情感内涵丰富,肯定男女之情的合理性。其剧作存世数量多,情节曲折,情感细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鸣机夜课图》

蒋士铨二岁时,父亲蒋坚到外地当师爷,宦游在外,他的成长全靠母亲的苦心教育。蒋士铨早年家境贫寒,母亲钟令嘉持家有道,教子有方,一边纺纱织布,一边教他读书,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最终将儿子培育成大学问家。

蒋士铨为了报答母亲的教育之恩,1849年乾隆十四年不仅请人画了《鸣机夜课图》,还亲自写了一篇散文《鸣机夜课图记》,详细记录了作图原因及过程,一图一文,在当时传为佳话,广为称颂。

从《鸣机夜课图记》中,可以读到钟令嘉是怎样培养孩子成才的。

钟令嘉采用科学的方式,做好孩子的智力开发。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也就是当儿子士铨四岁时,令嘉是采用拼图游戏的方式教他识字,她将竹枝削成篾丝,折断、弯曲成各种笔画形状,一字一字地教与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符合幼儿的特性,孩子不仅乐于接受,且日后亦会牢记在心。

儿子六岁时,令嘉才叫他拿笔学写字。儿子九岁时,令嘉教他读《礼记》、《毛诗》,又抄录唐宋人的诗歌,教他吟咏背诵。

儿子十岁时,蒋坚回到了家乡。为了孩子的成长,从儿子十一岁时开始,母亲就让他跟着父亲“行万里路”,出门远游,让士铨开阔眼界,足迹遍及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南、湖北等好多地方。

由此,我们看出钟令嘉懂得教育规律,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科学育儿,终有所成。

钟令嘉既是慈母亦是严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习惯。每天,她自己或刺绣或织布,将课本放在自己的膝上,令士铨坐在膝下,口授句读,手仍不停地操作,朗朗的读书声和咿咿呀呀的织布声交织在一起。在寒冷的冬夜里,她坐在床上,用棉被盖住下半身,让儿子坐在胸前,母子两人依偎著读书。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歇一下,再读,直到头遍鸡叫,母子才一同入睡。

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行动往往比言语更有力量,只有勤劳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了一个勤学不倦的好孩子,这是顺理成章的。试想如果母亲就知道玩游戏刷微信,懒得做饭更懒得看书,却对孩子念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只能起到反作用。

《鸣机夜课图》局部

钟令嘉是儿子事业发展的指路人。令嘉教子有方,1746年乾隆十一年蒋士铨22岁中举。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考中进士,皇帝钦点第一名,任朝中庶吉士,后改任散馆编修。钟令嘉“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安人”。

由于蒋士铨在戏曲方面很有造诣,工部侍郎裘日修想推荐他进入景山的苏州梨园,专职为宫廷内伶创作戏曲。蒋士铨感觉不是太适合。

令嘉也担心儿子倔犟耿直、鄙视权贵的性格会得罪显宦,甚至会冒犯乾隆皇帝。

早在1754年乾隆十九年,她在《腊日寄铨儿》中曾诫之道:“恃才防暗忌,交友戒多言。结习还当扫,新诗莫诉冤。”

此时,为了远祸全身,她又忠告士铨:“儿才非适时者,不如归也。”

《归舟安稳图》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蒋士铨辞官奉母南归。归后,蒋士铨请人绘制《归舟安稳图》,画一叶小舟,有母、妇、三子安坐其上。“舟有琴书,有酒樽茶灶,有僮婢鸡,自奉粗足也;岸树有花,春波淡荡,游鳞不惊,汀鸥戏”。一幅怡然自乐,超凡脱俗的图景。

钟令嘉题诗曰:“馆阁看儿十载陪,虑他福薄易生灾。寒儒所得要知足,随我扁舟归去来。”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蒋士铨应浙江巡抚熊廉村之聘,主绍兴蕺山书院讲习。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蒋士铨又应扬州运使郑大进之聘,主持扬州的安定书院。在这里结识了扬州八怪的罗聘和王石谷。谈诗论画,吟咏山河,交流艺术思想,创作了大量作品。

1775年乾隆四十年,钟令嘉病逝于扬州安定书院,蒋士铨无限悲伤,朝抱棺啼,夕依棺睡。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蒋士铨把母亲钟令嘉安葬在家乡铅山湖山下。

扬州安定书院。安定书院是扬州的一所古老的书院,同治年间位于东关街疏理道。它初建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在扬州旧城三元坊附近,即今文昌中路文昌阁之东南,直到工人文化宫处。

安定书院其意在纪念宋代大儒胡瑗。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宋泰州海陵(今泰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因祖籍甘肃安定郡(今甘肃泾川县),学者咸称他“安定先生”。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清帝南巡时曾驾临安定书院,并赐“经术造士”匾额,这给了此书院很高的荣誉。 安定书院与梅花书院一样,聚集了一大批学者文人。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为了适应新学,扬州在安定书院和梅花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仪董学堂。它是一所官立中学,由建议开办京师大学堂的御史王鹏运任学堂监督。仪董学堂就是扬州中学的前身。

读《岁暮到家》,再读《鸣机夜课图记》,感受到集温暖慈祥与严格理智于一身的母教风采。不由得想起了远在家乡扬州的母亲杨老师。我的成长之路,离不开母亲的循循教诲。

前天,我和母亲杨老师微信语音,母亲告诉我,有邻居朋友告诉她,附近超市正在出售糯米,价格是3.68元/斤。母亲去超市看看,发现糯米的价格是2.68元/斤。她挺高兴的,就购买了10斤糯米背回家。

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端午节前都要亲手包粽子。母亲心灵手巧,包的粽子呈三棱形,小巧美观,每个均用马莲捆绑,十个连成一串,如串串玛瑙。

我很爱吃母亲亲手包的粽子,记得刚出锅的粽子,带着湿漉漉的水汽,充盈饱满,散发着粽叶的幽幽清香。放下手机,我似乎闻到了千里之外母亲包的粽子清香。

5月9日母亲节,祝母亲杨老师健康快乐!感谢您的养育之恩。

祝天下的母亲们健康快乐!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

区域治理杂志社

兰台内外

收藏与投资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