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生活小常识老家巢湖故乡的名字有味道
2024-05-06 来源:悦跑圈资讯
作者:张成荣名字除了珍藏历史掌故,人文逸事,岁月变迁,朝代更迭,吉凶祸福,还能激发人们关于名字的各种想象和揣测,调动人们的知识储备,乡土情结,家国记忆,联想与判断,让我们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
比如巢湖就可以说个三天三夜。单就巢湖二字,我们不去延伸,这名字与有巢氏是否有关系,你可以想象到古人类从穴居这种被动躲避蛇虫到有意识自己建设简陋房舍的伟大飞跃,这不仅是居住的改变,也是进化的改变,更是古人类一种自觉意识的发展。这是质的飞跃,也是人类新生的开始。它和燧人氏钻燧取火生食变成熟食的伟大创举一样加速了华夏文明发展的进程
。当我们看到巢这个字,我们一定浮想联翩,思接万载。是谁开始萌发了这种想法,是谁捡起了第一根柴木,是谁搭起了第一个窝棚遮风避雨,又是谁第一个走进去,这是历史进化的大片。当我们在巢湖水下发现古城,当我们在岸边捡拾古城的瓦片打撇撇的时候,你想一想这是不是特别有味道。这个瓦片先人抚摸过,我们这些无知的孩童摸过,巢湖清澈的湖水抚摸过。先人,湖水,我们在不起眼的瓦片上来一次别有滋味的相逢。这会让历史学家多么兴奋,这让文学诗人多么激动。巢湖这个名字单从一点上来说,竟然如此奥妙无穷,味道繁复,别有洞天。巢湖的亚父乡更是可以引发多种味道的名字。亚父是一个光辉的名字,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名字,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的名字,当然也是一个令人敬仰的名字。范增和项羽的叔父项梁是至交好友,所以才会在自己七十岁高龄的时候,还到处奔波帮助项梁反抗暴秦。范增和项梁的关系与兄弟之间的关系没有多大的差别,后来项梁去世,侄子项羽继承了他的位置。范增被项梁托孤,成为辅佐项羽的重要臣子。范增为了友谊,尽心尽力的辅佐项羽,项羽也在范增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后来,项羽为了表达对范增的尊敬,就称他为“亚父”,意思是仅次于自己的父亲的意思,和叔父的意思差不多。这个名头确实响亮,只是范增遇到的是有勇无谋的力能扛鼎自诩有筐外之力的项羽,他没有管仲和姜子牙幸运。管仲被齐桓公称为仲父,姜子牙被称为尚甫(可尊敬的父辈)。齐桓公和文王不只是嘴上说说的尊重,更是高度信任,高度放权,高度托付,这二人也辅助君王成就霸业,也让自己成为名垂青史的宰相,后世难以望其项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范增呢,项王的尊重只是口头上的,范增的亚父尊称也是徒有虚名。范增鞠躬尽瘁却没有得到任何安慰,范增进言献策却没有得到任何采纳,范增帐前施展谋略却被置若罔闻。最后却落得个心生嫌怨,只好以年龄大为借口,辞官归隐,没想到半路毒疮发作,一命呜呼。有才不得展,忠心日月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范增依然恪守着当年类似托孤的誓言,忠心不改,大河长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指责韩信陈平的背弃。良禽择木而栖,人生短暂,施展抱负,必得明君支持。我们也不能嘲笑范增的愚忠。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的价值追求还是有所不同的,遵从内心,遵从这个社会的法则。孤独的范增书写着大大的人这一撇一捺。
我们从范增的经历中读到了执着,孤独,愤慨,悲切,无助诸多个中滋味,这滋味跨越前面,在巢湖的岸边静静地发酵,默默地发散。我们叹息范增才不得用,我们感伤范增命运的多舛,我们更仰视亚父的顶天立地,一言九鼎的伟岸。历史虽然是成功者自吹自擂歌功颂德的流水账,但是有历史责任感的史家依然在成功大量篇幅的夹缝里,让更奇异的花绚烂绽放。
是的,名字确实有味道。我们用心咀嚼,还会品尝出滋味厚重的另一番风味。每一个名字都是用心的,每一个名字都有寓意的,每一个名字都可以用心诵读的。
街心洗耳池公园是市民的好去处。单看洗耳池就耐人寻味,我们可以有各种洗和沐浴。华清池那是专属的香艳,而我们巢湖却给这个袖珍公园命名洗耳池。这新奇的命名却有着自豪的历史痕迹。许由心属道家,高尚无比,却用官职厚禄来诱惑,扰我耳目,乱我心性,使我不得开心颜。污浊了我的耳朵,必须好好洗洗才可清洁听力。历史上最奇葩的一幕出现了,许由跪在清澈的河边,撩起清水用心清洗。耳朵干净了,内心宁静了,许由恢复了原貌。被污浊的耳朵被污浊的眼睛被污浊的心灵重新清澈了。许由还是许由自己。自由的味道芬芳,无拘无束的味道飘香。
我在老家时间不长,年纪又小,对于很多名字非常好奇,有时候也不能深得其意。然而我列举的几个小点,几处小名字竟然有如此的味道……(有删节)
最忆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