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育儿孩子攀比心同学都有我也要有孩子过度追

2024-05-14 来源:悦跑圈资讯

文丨饭饭妈

“妈妈,我想要一双小皮鞋,我看班上的李思然都有,我也想要,你给我买嘛!我觉得特别好看,而且最近还在打折。”

前几天刚回家,我家小棉袄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确实因为考虑到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平时对她也是毫不吝啬。

孩子什么想要的,只要孩子开口,我和丈夫都是“买买买”,毕竟孩子也花费不了多少东西,可是就在今年,我们两人却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孩子的物质追求越来越明显了。

因为就在双十一打折的时候,我们给买了差不多一万块钱的东西,其中属于女儿的东西差不多就占了有五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各种名牌鞋子、名牌书包、文具等。

可是没几天女儿说看上了同学穿的外套,还表示班上很多同学都有,她也很想要,当时我想反正快要过年了,就当买礼物给孩子了,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女儿,这才过一周,女儿又说看上了一双鞋子?

我就问问女儿:“你不是上周刚买了一双皮鞋吗?怎么现在又要呢?”

女儿说:“这双颜色不一样,我觉得那个红色的更好看一些!”

我又说:“最近家里没钱了,不买。过一段时间再说!”

女儿说:“过段时间全班都有了,我也不要了!”

01孩子对于物质过度追求,父母别粗心大意想必生活中,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也有提出过类似的要求吧,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对孩子过度宠爱,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答应,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但是如果孩子对于物质的追求过度了,父母可别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种过度宠爱下“买买买”的状态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刻板印象,甚至还会认为自己要什么,只需要问父母要就能得到。

可是家长要知道,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或者进入小社会后,需要面对的会很多,并不能得到像家里这样的宠爱,可能很多东西也无法满足孩子,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因此而受到一些“伤害”。

加上三岁左右孩子 大脑思维逻辑各个方面系统联合,孩子也比较聪明,会思考自己周围的事物和人群,他们也会更加希望自己能获得别人的关注。

当然有一部分孩子不喜欢关注别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过有一部分孩子就是“交际花”,喜欢和别人玩耍,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部分有相同特征的孩子必然是相互吸引的,而我家孩子或许在小的时候,提出买鞋的要求我绝对不会含糊。

但是孩子现在已经五年级了,提出这种要求就不再单纯了,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的时候,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❶孩子是真的自己想要吗?明明刚买,孩子为什么又要买新的?

❷孩子是不是有攀比心了?想要比较好的东西,凸显自己的家庭条件?

如果发现自家孩子有攀比心,父母就应该清楚这或许对于他们并不好,孩子在小的时候更应该将视野聚焦于学习之上,如果考虑爸爸妈妈提供的物质条件,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一定要观察他们异常的行为,避免孩子的“攀比心”。

毕竟突然表现出来对于某一东西的热衷,孩子可能是为了面子,甚至是为了想要炫耀自己的比别人更好!所以,父母应该警惕。

02孩子有“攀比心”,父母别忽视,对孩子负面影响多孩子拥有攀比心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种情绪表达出来是孩子对于外在过于在意,而忽视了内在修养,同时忽视了自己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学习。

让孩子将视野更加局限于和其他孩子之间的比拼,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父母没有认识到攀比心对于孩子的危害,那么就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成长。

1)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呢?一定是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他们进入学校的目的,这也会让孩子在学校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可是一旦孩子将所有的视野聚焦于和别人的比拼,或者说其他外在的事物上。

比如:今天穿的裙子真好看,我都没有!你今天穿的这个鞋子颜色真的太棒了,我也想要一双!一看就显得非常肤浅,而且长时间聚焦于这些外在事物,会让孩子忽视内在的修养,同时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进步。

2)影响和别人的人际交往

有攀比就有争吵,如果一个孩子心中有攀比心,他们也会嫉妒自己周围那些比他们更好的人。

只是正常情况下,这种状况出现的情况应该是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断的改变,而我们的孩子却会去怪罪别人,嫉妒别人,这样只会阻碍自己进步的脚步。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很有可能将这种嫉妒心理、攀比心理表现在脸上,这也会影响到他和别人的交流。

毕竟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和那些有心思有想法、嫉妒心较强的人沟通交流做真心朋友。

3)让孩子的格局变得越来越小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未来就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我们作为父母都清楚的,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小时候所形成的一些观念、性格、修养等可能会延续一辈子。

如果父母不加以改正,只会让他们的攀比心越陷越深,正所谓“三岁看老”,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去否定这种说法。

在孩子三岁时他们的意识形成较为明显,而这时候,他们对于外界的思考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处理方式,如果自家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格局小,那么他们长大后格局也不会大到哪里去,你们说是吗?

孩子出现攀比心,如果能够加以引导,或许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但是大部分的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尽自己一切所能满足孩子,并没有思考过后面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甚至让孩子养成了,只要开口就能获得的习惯,但其实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孩子是真真正正的喜欢,父母买给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处,还会让他们将这爱好坚持下去。

但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的话,而表现出来对事物的执念时,父母一定要纠正孩子,避免孩子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03作为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攀比心,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缺点?让自家孩子减少攀比心,父母在平时的教育就不能缺失,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楚自己身上的特点,同时给孩子做好示范。

①观察孩子异常的行为,进行指导纠正

孩子有可能会突然在某一时间段,特别执着于鞋子,衣服等其他带有名牌商标的东西,那么父母就应该细细的询问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非得买这些东西?

如果发现孩子是出于有攀比心的倾向,父母就应该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直接满足孩子,或者直接训斥孩子。

人都是相互的,尤其是孩子年龄越大,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训斥,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攀比心要用对地方才能使得他们进步,让她变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攀比,满足自己的心理幻想。

②让孩子正确认识攀比心给他带来的伤害

孩子在小时候比较天真和单纯的,即使他们出现这种所谓的攀比心,也仅仅只是通过父母的帮助来满足内心的自尊。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单向思维,只让他们看到了攀比心下自己的努力,却从来没有思考攀比心也会反噬,会对自己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到的几点,攀比心会影响学习,让自己格局变小,阻碍进步的脚步,相信如果孩子了解到这种情况,也会认识到自己攀比心并不对。

③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宠爱

当孩子以一种“不管我想要什么,爸爸妈妈都会给我”的态度去和别人相处,自然而然他们看到任何别人拥有的好的东西,自己都会存在内心较为嫉妒的攀比的状态。

所以,父母应该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宠爱,让孩子认识爸爸妈妈的付出是有限的,这样孩子才不会一味的只知道索取,也不会看到什么都想要得到,更不会随意的嫉妒他人,而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合理的提出要求。

④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减少攀比心

很多父母表示自己绝对不是一个会和别人攀比的人,但是他们在和其他家长相处时,却会比拼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

除此之外,也会感叹别人家怎么怎么样,自己家在怎么怎么样?这看似是一种随意的了解,但是却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到他们内心的状态,有意无意的去和周围人群进行攀比攀比。

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把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这样对于减少孩子的攀比心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的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让孩子所形成攀比心。

另外,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的攀比心越发严重时,一定要及时纠正,才能避免孩子被所谓的攀比心带歪。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大众文摘期刊

健康必读杂志

工程技术杂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