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的育儿心经是什么镜中我理论看马伊琍
2024-08-14 来源:悦跑圈资讯
作者:人鱼妈妈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马伊琍离婚后首次公开畅谈育儿观,坦言自己和女儿的相处像闺蜜一样,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讨论的。
她说自己在育儿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学会接受,接受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接受孩子身上没有自己想象中好的地方。
在这场母女中,马伊琍和女儿都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彼此从对方身上获得了新的“成像”。
1、母女最好的状态是处成闺蜜
对于女儿,母亲最好的角色是闺蜜。
女儿小的时候,母亲是她最好的玩伴;等女儿再大些,母亲给她扎漂亮的马尾辫;女儿上学了,母亲乐呵呵地听女儿讲学校里的八卦事;谈婚论嫁的时候,母亲帮她参谋哪个男孩子更适合嫁……
李小璐曾在微博中晒出一组和甜馨的睡衣照,并配上了甜馨写的日记:“这是我和我闺蜜的周末,她把她的发饰、化妆品都贡献出来让我挑选,和我开了一个开心的睡衣party......”李小璐非常开心女儿可以把她称作“闺蜜”,两人经常没大没小地在一起开心着。
闫妮的女儿已经21岁了,两人相处以来非常轻松,毫无压力。两人还一起演了一部电视剧——《我是你妈》,拍戏的时候有说有笑如同闺蜜,一起出席活动闫妮更是被女儿逗得笑开了花。
母女姐妹花们站在一起,会感觉两人就像一面镜子,镜子的一面是女儿,另一面是妈妈。
张荣花曾说:“母亲是女儿的榜样。如果妈妈活得足够女王,女儿将来万万没可能成为女仆。如果母亲一直是女仆状,即使再娇生惯养的女儿,都有可能成为妈妈的翻版。”
2、女儿,是另一个“镜中我”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指出,“镜中我”本质是个人通过他人眼中的自我进行自我定位,是独立于自我感觉的他人的评价,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相互映照着对方。
在这面“镜子”面前,我们总是习惯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谈举止来对比自己的形象,通过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来建构自己的个人形象,并在日积月累的比照中,最终形成镜子前的另一个自我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别人”就是那面“镜子”。“镜子”是否是平滑,能够真实反映孩子的形象,能够对孩子做出正确而合理的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在“镜中我”的境界中,他人对自我的评价需要在真实互动中完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越客观中肯、他人与自己的互动越充分互动,获取的自我认识就越清晰正确,更加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形象。
因此,通常情况下,那些健康和睦的家庭、父母与子女可以良好沟通的家庭,父母更容易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个人评价,而孩子也更容易相信父母的话,对“镜中我”有更完整的认识,性格更加稳定开朗,健康成长的概率更大。
而如果一个家庭矛盾不断、父母与子女恶性互动,甚至没有互动的家庭,父母往往不能对孩子做出理性的个人评价,孩子更不能从“镜子”中的他者形象中获取到有益的形象。那么,这时,“镜中我”的消极作用就会展露,子女不听父母的话,甚至会“仇视”父母,亲子之间代购加深,这样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叛逆、自私、以个人为中心等。
3、“镜中我”形成的三个阶段 “镜中我”并非一生下来就能产生的,而是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慢慢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陪伴与沟通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镜中我”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基于他人反映评价我们的行为。
这个过程跟物理上的成像原理是一致的:当物体出现在镜子面前,其表面的光反射出来,而后在镜子中成像,随后镜中像又在我们的眼球里成像,使得我们最终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貌。
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就是孩子面前的“镜子”。无论任何一个阶段的缺失都会导致孩子对自我认知不够,不能够形成健康稳定的个性特征。
第一阶段缺失:孩子根本感觉不到“镜子”的光芒,对“镜子”不感兴趣。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说明孩子与父母沟通太少,高质量的陪伴过少,亲子互动缺乏,导致孩子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影响力,后期将最终无法完整地获取来自父母那里的“镜中我”。
第二阶段缺失:年轻人没有领悟到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判断,从而看不到父母这面“镜子”中的自己。亲子之间沟通不对等,父母不了解孩子,或者,孩子对父母的评价不认可而采取抵触情绪时,这个时候,父母的反馈是失效的。
第三阶段缺失:孩子最终没有根据在父母“镜子”中的评价做出对自我的评价,没有形成“镜中我”。这之中,很多孩子并不是不具备根据父母的评价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而是,他们具备这个能力,但是却不愿意领悟别人的评价。
这三个阶段一环扣一环,相互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亲子之间的相处模式。
4、最好的相处,就像“流畅的双人舞”
依恋理论模型中,把亲子之间良好而愉悦的互动称为“流畅的双人舞”。这种互动就像两人一起在音乐中跳探戈,有来有往,你进我退,相互依恋,又相互欣赏。这样的互动有两个好处:第一、在“感知阶段”,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快速进入父母的“镜子”里;第二、在“判断阶段”,可以迅速地领悟父母的判断,并非常乐于做出自己的回应。
马伊琍所讲“和女儿就像闺蜜一样相处”,就是一种“流畅的双人舞”。闺蜜是平等的、快乐的、共享的:当彼此有快乐需要分享时,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闺蜜;当有困难需要倾诉时,也会想到闺蜜那里去八卦;当有问题需要咨询时,也可以向闺蜜求助,通常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在这样的“镜像”中,妈妈成就了女儿的“成像”,女儿成就了妈妈的成长,是一举两得的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促成“双成像”的最佳状态呢?
第一、 让父母的形象“光芒万丈”。
这里的“光芒万丈”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父母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要让自己的气味、感觉、声音充满孩子的世界,让他无法忽视。尤其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此时的他们最是柔弱,父母是他们最大的靠山,给予他们最多的爱,你才能在他的世界里“光芒万丈”。第二、父母的形象要“光芒万丈”,父母要能够给孩子正面的形象,比如快乐、权威、自信等,让孩子不断感受你的人格魅力,并以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
父母“光芒万丈”,在后期孩子“镜中我”的树立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父母为榜样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同时,也非常乐于听从父母的建议,这是“镜中我”形成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第二、 让亲子的沟通亲密无间。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曾说:“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你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
亲子是世界上最为亲密的关系,如果你的孩子让你感到非常头痛的话,这之中一定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自我反省一下:是否在孩子最需要我们关心的时候,父母却缺失了?是否在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我们却站在他的对立面指责他的错误?是否孩子有快乐想要跟你分享的时候,更多的父母选择了视而不见……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镜子”,同时,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父母这里找到答案。建立亲密无间的沟通方式,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有平等的沟通,才是最良好的互动。
第三、 悦纳孩子的缺点和优点。
马伊琍说:“在育儿过程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接受,接受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接受孩子身上没有自己想象中好的地方。”
不少父母的痛苦,根源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想把自己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在孩子这里全部杜绝,看到孩子有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做法,会首先训斥和指责,不能接纳孩子的新观点、新思想,殊不知,孩子与父母之间是有“时差”的,这个“时差”,其实就是孩子“镜中我”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章:
1、 库利的“镜中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梁永郭,李亚男,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年 1 月,第 30 卷第 1 期
2、 解析年轻一代“镜中我”的缺失与代沟问题的产生,赵泽鸿 李云方,科教文汇,2009.2(上旬刊)
END.
今日话题:你赞同马伊琍的“母女像闺蜜”的相处模式吗?在您的家庭里,与自己的女儿是怎样的相处模式呢?
欢迎留言分享。
人鱼妈妈,80后辣妈,喜欢研究家庭教育中的那点事,内省自己,外省人生。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