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大新县新能源电器维修广西大新兴产业换新颜

2024-08-14 来源:悦跑圈资讯

来源:人民网

乡村振兴,美在肌理,健在骨骼。不仅要保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持续深挖“一村一品”的鲜明特色,更要聚人气、有生气,守住“一村一韵”。

2021年以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形、实、魂”上下功夫,依托产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打造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

大新县雷平镇万亩稻渔立体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区。大新县委宣传部供图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提质增收

康合村咘马屯是位于大新县榄圩乡最南端的一个自然屯,四面环山,东靠崇左市最大的15万亩驮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屯里山林七千八百多亩,甘蔗种植两千多亩,年产原料蔗一万多吨。

每年岁末是地里最忙碌的时候,连绵的甘蔗叶掀起绿色的波浪,收割甘蔗的农民淹没其中。从日出到日落,一根根甘蔗接连卧倒,泥土渐渐裸露。收成后,一捆捆甘蔗登上卡车,前往县里的两家制糖企业。在康合村党支部书记吴汉忠的眼中,这是一份甜蜜的事业。

走进康合村咘马屯,收获的又是另一种风景——村庄旁,山脚边,房前屋后,种满了本地四季金花茶。暖阳里,金灿灿的花朵绽放在繁茂的枝叶间,点缀乡村景色。农家小院宁静祥和,村民饲养的土鸡在茶树下悠闲踱步。菜园子也没空着,一半是不施肥也清甜的蔬菜,一半是观赏、制售两不误的金花茶树。

咘马屯是金花茶遗传资源就地保护点之一,形成了经济效益回馈种质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目前,当地村民种植的金花茶共约两百多亩,此品种一年四季都开花,盛花期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到十月份。11月末的咘马屯气候宜人,仍有花朵挂在枝头,等待采摘。

吴汉忠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金花茶推广大使”。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每家每户都配备了烘干机,用于制作花茶。一有时间和机会,他就会到外地拓展金花茶销路。据他介绍,咘马屯金花茶的年产量大约为2000斤,市场价为400—500元/斤,已经成为当地村民一项可观的庭院经济收入。

咘马屯的金花茶在暖阳下绽放。人民网 覃心摄

在大新县雷平镇万亩稻渔立体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区,连片的水稻田如同金色的地毯向远处的山脚铺开。禾下水深约40—50公分,农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在稻田里养螺、养鱼、养鳖,拓宽了收入渠道;在早稻田里,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种蔬菜,不因时节更替而闲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这是大新县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效之一。通过旱改水项目,低产田、不平整地块摇身一变,提质升级,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产水田,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当地政府引进农业公司承包田地,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村民通过租地、管护、种粮和养螺等方式,每年纯收入可达到3500—5000元/亩,有效破解了“种粮不见钱”的难题。

目前,水稻种收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每亩水田单产提高了200—400斤。雷平镇党委副书记覃理表示,因为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大,所以几个村子准备整合一些专项资金,政府作为业主在附近建设一座大米加工厂。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红,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据了解,随着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268人全部脱贫、5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为了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激发脱贫群众产业致富内生动,2021年6月大新县出台了《大新县2021年特色产业奖补办法(暂行)》,对自主发展或实质性参与特色优势产业达到奖补标准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2016—2020年脱贫户进行奖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大新县将大力实施“保粮、稳蔗、强牧、兴渔、优果”特色产业工程,积极构建以粮食为基础产业、甘蔗为支柱产业,优质特色水果、牛羊等高效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投工投劳,党群共建美丽家园

秋末冬初时,黑水河畔,碧水蓝天,辽阔的甘蔗地绿意盎然。顺流而下,来到大新县雷平镇左安村科渡屯,这里有一处小小的渡口。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一个连从百色前往龙州和红八军会师,途中经过科渡屯,并于此地短暂休整,后由村民黄子荣、黄福隆两人划船送战士们渡过科渡河。

而今,一只木筏静静地停靠岸边,历史在子孙后代的口耳相传中渐渐远去。左安村科渡屯的村民用勤劳的双手,重新规整了渡口,在河岸上修建了简约休闲、舒适便民的文化广场。那段“红色记忆”化作一幅幅色彩鲜明、生态鲜活的墙绘,装点美丽乡村,凝结出独属于科渡的文化内涵。

左安村科渡屯一组组长黄桂东打开微信群,一条信息弹了出来——“义务投工投劳,建设美丽家园,进行第289天”,随之而来的是村民劳作的照片。只要有人出工,群里的记录就会同步更新。

“我们这边的人非常团结。”黄桂东掏出了一本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投工投劳的人次和每个建设者的名字。雷平镇党委副书记覃理对此亦是赞叹有加:“在这附近,村民自发投工投劳接近300天的村子不多见。”

乡村风貌焕然一新的背后,是党群共建的向心力。为了解决科渡屯前期“三清三拆”启动迟、推进缓慢、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左安村党组织带领下,科渡屯成立党群理事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科渡屯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统筹资源,八方聚财;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建美丽家园。

人人参与,每个人都是“能工巧匠”。填埋中心地带的污水塘,一个靓丽、实用的篮球场由此诞生;拆除危旧房,粉刷墙面,道路实现全硬化,墙绘和景观小品弘扬本土民风民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微菜园在门前檐下扎根;小型发电站充分运用当地的水资源,为科渡的公共设施提供动力能源……日积月累的付出,让科渡屯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大新县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精品型示范村庄。

科渡屯的篮球场。人民网 覃心摄

2021年以来,大新县把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乡两级“一把手”重点工程,制定印发《2021年大新县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方案》和《大新县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奖补活动方案》。通过德高望重、有号召力又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和党员干部的正面引导,凝聚全民参与大合力,目前全县共组织召开群众大会63场次,深入农户家开展思想动员928人次。

据统计,全县涉及的19个村屯共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550人次,完成拆除危旧房121间,附属房254间,清理房前屋后卫生19728平方米,农房风貌改造已竣工979栋,有力推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吹入乡村

“要遵纪守法,不要参与赌博,不做村匪恶霸。”

“要积极参与集体劳动,不敷衍应付。”

“要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红事白事从简。”

“要合理规划,合理建设,不乱占、乱搭、乱建。”

……

10条村规民约张贴在康合村咘马屯的党建文化墙上,引领村民树立文明新风。

为了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咘马屯的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划区域、分组别、定标准。“大家天天在一起做工,久而久之能产生感情,本来持反对意见的村民现在反而更支持这样的制度。”吴汉忠说。

现在,咘马屯的村民都已经习惯了“值日”。有的人甚至早早起床,天还未亮透,便完成了责任区里的清洁工作,然后前往甘蔗地做农活。有时候,个别村民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此处,组员们便会互帮互助,搭把手将对方的区域一并打扫。

咘马屯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人民网 覃心摄

吴汉忠认为,改变乡村风貌,起步并不一定需要很多花哨的东西。全村能确保房前屋后干净,不留死角,不见垃圾成堆,没有污水横流,闲置的空地种满花草、蔬果,就已经达到基本标准。其他休闲设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建设。

而在乡村环境日渐改善的过程里,良好的生活习惯、团结友爱的品格、乐于贡献的集体意识自然会根植在村民心中。

左安村科渡屯通过村民大会讨论,推出村规民约,村民则以“按手印”的形式作出承诺。据悉,当地取消了一年两次只讲排场、攀比吃喝的“侬垌节”;红喜事也由原来的三天变成一天,并且规模不超过20桌;破除迁坟动土必须“看日子”的旧习俗,屯内坟墓随需随迁,树立文明祭扫观念,以文明引领农村和谐新风尚。

据了解,大新县147个行政村(社区)重点围绕感党恩听党话、经济建设、村风民俗、道德风尚、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农村环境整治等内容制定或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各行政村(社区)充分利用会议、电子显示屏、公益广告牌、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农村大喇叭、张贴发放宣传材料、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宣传村规民约内容和实施的重要性,真正使村规民约发挥约束作用。

和谐、宜居、幸福是村民共同的期盼。大新县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的正是满足这份质朴的期盼。

特色产业提质增收,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吹进心田……这座地处西南、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小城,在兴边富民的实践中,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责编:覃心、黄昱梅)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才智杂志

玩具世界

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

模型世界杂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