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育儿假什么时候实施10余地市开展生
2024-08-14 来源:悦跑圈资讯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实习记者 梁珺怡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期,多地开展生意意愿问卷调查引发关注。据界面新闻统计,从2023年初至今,至少已有北京、山东淄博、四川泸州、甘肃金昌等14个市(县、区)对公众开展生育意愿调查,这意味着什么?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中国人口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出现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此后各个省市陆续公布地方人口数据,生育率等多项指标呈现继续下滑趋势。多地卫健委人士表示,近期开展生育意愿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提供支持,未来不排除有突破性政策出台的可能。
自2021年三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生育率并未回升,有关如何支持生育的讨论成为各界关注焦点。而生育支持政策在顶层设计时就赋予地方相对自由的探索权利。2021年7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下称《中央决定》)中就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
《中央决定》公布8天后,四川省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出台育儿补贴政策;两个月后,甘肃省临泽县也在全省率先出台育儿补贴政策。这两地的动作都早于所在省份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之前,并受到肯定。这也意味着,未来市县政府在制定生育支持政策方面或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2023年2月,四川省泸州市发布生育意愿问卷调查,称“为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推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落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特组织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广大市民的生育意愿以及对优化生育服务的意见建议。”调查对象为:户籍在泸州市或在泸州市居住半年以上且年龄在15-64岁的群体。
泸州市卫健委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份问卷调查由泸州市卫健委发起,主要是为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他还透露,当地出台的生育支持政策中,已包括购房补助等,目前还正在酝酿出台育儿补贴政策的计划,“但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他表示,目前各地市的生育支持政策仍需要省里统一协调,但也可以做出一些突破。
也有一些地方的问卷调查是为财政支持提供数据。甘肃省金昌市此前已经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包括对生育二孩每月补贴200元,三孩每月补贴300元,直至孩子满3岁。该政策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该市卫健委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制定育儿补贴政策时当地做过财政支出测算,但政策出台后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不久前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主要目的是为育儿补贴政策需要的资金规模提供数据支持。
界面新闻注意到,不少积极开展生育意愿调查的省市,2022年的人口形势较为严峻,有的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以金昌市为例,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3.4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6万人,出生率为5.88‰;死亡人口0.43万人,死亡率为9.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8‰。
5月25日,四川省雅安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称,“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决策部署,市卫生健康委、国家统计局雅安调查队决定在全市开展雅安市城乡居民生育意愿情况专项调研电子问卷调查”。而根据雅安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雅安全年出生人口10178人,人口出生率为6.72‰;死亡人口14227人,人口死亡率为9.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7‰。
界面新闻注意到,发起问卷的多数是地方卫健委或妇联,也有一些是地方政协、民主党派或者媒体,显示生育支持政策已获各界广泛关注。各地生育意愿调查问卷的内容大同小异,通常都包括市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生育或再生育的主要顾虑,三孩生育政策在住房、教育、税收等方面最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能接受的平均每月入托/入园费用等,问卷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给出了不同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公开了问卷调查结果。不久前,由天津今晚报发起的“婚育选择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网络平台分两次发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727份。受访者强调,婚恋的选择、家庭的模式、生育的决策都应出于个人意愿,同时也应充分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婚育选择。
这份调查显示,64.89%的受访者认为,结婚、生育已经不再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必须结婚生育的受访者仅占35.11%。33.66%的受访者认为31岁至40岁是适合结婚的年龄;28.57%的受访者认为最佳结婚年龄不应超过30岁;28.33%的受访者认为人生不应设限,任何年龄结婚都可以;约一成(9.44%)受访者认为41岁以上也是很合适的结婚年龄。
在受访者看来,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因素的前三项分别是精力、经济前景、当前收入水平。父母意见的影响力仍然很强,但排序很难超过年轻人自身需要考量的众多具体问题;此外,同龄人之间的激励与攀比占比约四成(41.16%),略高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力(38.50%)。